东北大学2023-2025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名单 | ||||
一、重点项目 | ||||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执行部门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XJGZD202301 | 软件学院 | 软件学院交叉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 | 张斌 |
2 | XJGZD202302 | 理学院 | 基础学科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徐章润 |
3 | XJGZD202303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自动化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陈东岳 |
4 | XJGZD202304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资源矿业类专业完全学分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 贾蓬 |
5 | XJGZD202305(委托)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校史校情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全方位融入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 | 任鹏 |
6 | XJGZD202306(委托)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数字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 | 贾同 |
二、一般项目——学校资助类 | ||||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执行部门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XJGYB202301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多学科交融培养新工科地质资源创新利用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黄菲 |
2 | XJGYB202302 | 机器人学院 | 以挑战课题为依托以未来机器人技术为主线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王斐 |
3 | XJGYB202303 | 工商管理学院 | 基于PBL和OBE融合的工商管理学院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升级改造 | 孙新波 |
4 | XJGYB202304 | 创新创业学院 | 基于科教融合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 黄达 |
5 | XJGYB202305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思政意象赋能新时代土木工程师培养——《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 | 康玉梅 |
6 | XJGYB202306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以提质“金课”驱动多维立体化教学平台建设 | 薛定宇 |
7 | XJGYB202307 | 冶金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改革与实践 | 赵青 |
8 | XJGYB202308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生物工程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及系列金课建设 | 刘佩勇 |
9 | XJGYB202309 | 机器人学院 | 构建“课程-科研课题-竞赛”融合互促的教学机制,探索阶梯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纪鹏 |
10 | XJGYB2023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注重专业内涵建设 增强协同育人成效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丁桦 |
11 | XJGYB202311 | 理学院 | 多维度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构建产学研用融合课程教学新模式 | 张霞 |
12 | XJGYB202312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面向新工科的土木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课程思政设计研究与实践 | 陈猛 |
13 | XJGYB202313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新经济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手段探索 | 顾晓薇 |
14 | XJGYB202314 | 理学院 | “双万计划”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 | 邵新慧 |
15 | XJGYB202315 | 教务处工程训练中心 |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 刘杨 |
16 | XJGYB202316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规范下的嵌入式系统课群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高宏亮 |
17 | XJGYB202317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教.学”信息管理平台 | 吴刚 |
18 | XJGYB202318 | 软件学院 | 基于PBL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张伟 |
19 | XJGYB202319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集“课堂+虚拟+实操”三位一体教学实践助力安全工程专业建设 | 苑春苗 |
20 | XJGYB202320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业工程专业通专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郭伏 |
21 | XJGYB202321 | 软件学院 | 面向课程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 | 程维 |
22 | XJGYB20232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 | 孙杰 |
23 | XJGYB202323 | 外国语学院 | 外语专业“三进”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 李欣 |
24 | XJGYB202324 | 工商管理学院 | 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学分制建设研究 | 郑红 |
25 | XJGYB202325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新工科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杨东升 |
26 | XJGYB202326 | 理学院 | 科教融汇、多主体协同的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 王军 |
27 | XJGYB20232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企业导师制”和“目标导向”的新型实习模式探索及其评价、持续改进机制建设 | 李晓东 |
28 | XJGYB202328 | 工商管理学院 | “四新”建设背景下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以东北大学为例 | 邱若臻 |
29 | XJGYB202329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王文慧 |
30 | XJGYB202330 | 江河建筑学院 | 产教融合、校地企协同的乡村振兴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 高雁鹏 |
三、一般项目——学校认定(学院资助)类 | ||||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执行部门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XJGRD202301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路原理“岗课赛证训创思”七位一体教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 | 汪刚 |
2 | XJGRD20230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材料成型力学》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 王平 |
3 | XJGRD202303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基于OBE和CDIO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马树军 |
4 | XJGRD20230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双一流”背景下基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材料的物理性能》专业课综合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徐民 |
5 | XJGRD2023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力学性能全英文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 | 张滨 |
6 | XJGRD20230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专业竞赛促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以材料类专业为例 | 张雅静 |
7 | XJGRD202307 | 工商管理学院 |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视角下工业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 戢守峰 |
8 | XJGRD202308 | 体育部 | 公共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杨海东 |
9 | XJGRD202309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③》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 | 祖国胤 |
10 | XJGRD202310 | 软件学院 | 以产业适应度测评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宋经平 |
11 | XJGRD20231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的材料物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 孙本哲 |
12 | XJGRD202312 | 文法学院 | 本科法学专业《行政法学》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研究 | 齐宁 |
13 | XJGRD202313 | 软件学院 | 《系统级编程》融合课程改革与实践 | 石凯 |
14 | XJGRD202314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 崔文芳 |
15 | XJGRD20231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计算模拟课程体系中实验教学的改革及教材建设 | 金剑锋 |
16 | XJGRD202316 | 软件学院 | 面向特色化领域的实践项目仿真环境建设 | 李昕 |
17 | XJGRD2023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专业《固体物理》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提升 | 张宪民 |
18 | XJGRD202318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产学研融合视域下生物医药相关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 侯悦 |
19 | XJGRD202319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材料产业新型工业化的《环境与能源材料》课程建设 | 李松 |
20 | XJGRD202320 | 软件学院 | 面向特色化领域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 郭军 |
21 | XJGRD202321 | 软件学院 | 《Python编程与数据分析基础》融合课程改革与实践及课程思政建设 | 姜琳颖 |
22 | XJGRD202322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环境概论》数字化课堂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 江 晶 |
23 | XJGRD202323 | 软件学院 | 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与改进 | 刘洪娟 |
24 | XJGRD202324 | 软件学院 | 领域创新项目实践设计与优化 | 张引 |
2016年度本科教改项目 | ||||
序号 | 部门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项目组成员(不含主持人)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适应材料技术进步,建设材料全流程知识体系 | 蒋敏 | 秦高梧、张玉宝、兰晔、温小红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课件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平 | 崔建忠、丁桦、左玉波、李磊 |
3 | 工商管理学院 | 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卢纪华 | 孙新波、赵希男、贾建锋 |
4 | 工商管理学院 | 基于整合型领导力的创新创业‘众创式协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 孙新波 | 张立志、贾建锋、袁知柱、刘汝萍、刘军、曲庆武 |
5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强化实践与创新培养的机械类综合改革与实践 | 巩亚东 | 于天彪、陈培媛、宋锦春、罗忠、朱立达、孙红春 |
6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机械工程图复杂部件虚拟装配教学与实训系统的研发 | 黄英 | 李小号、马明旭、赵群超、孙少妮、赵薇、张闻雷 |
7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基于数字化建模与仿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 朱立达 | 巩亚东、史家顺、原所先 |
8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董晓梅 | 张天成、谷峪、张红霞、李晓华 |
9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培养方案与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 吕鸣松 | 王大玲、林树宽、冯时、鲍玉斌、刘佳良、侯帅 |
10 | 计算中心 | 基于学习者行为多维认知的移动教育协作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 李婕 | 易秀双、李金双、李封、赵长宽、高克宁、张恩德、张昱 |
11 | 江河建筑学院 | 大类招生背景下建筑设计类课程通才教学改革研究 | 曲艺 | 霍克、王大鹏、石平、李洋、单伟婷 |
12 | 教务处 |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 朱志良 | 滕超、陈文娇、胡志远、籍亚玲 |
13 | 理学院 | 全面推进大学数学的过程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创造性 | 宋叔尼 | 孙艳蕊、张国伟、阎家斌、张薇、陆小军、王洪曾 |
14 | 理学院 | 物理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与实践 | 王军 | 何荣桓、霍玉秋、杨冬梅、齐轩、车全通、边立君 |
15 | 理学院 | 互动双语与慕课协同下的分析化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 陈明丽 | 于永亮、徐烨、于永丽、赵爽、杨春光、杨婷 |
16 | 理学院 | MOOCs浪潮中高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 吴海娜 | 杜安、陈肖慧、公卫江、易光宇、王强、崔晶磊 |
17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品读研究 | 田鹏颖 | 周莉、段炼、任鹏、李正鸿、樊丽明 |
18 | 软件学院 | 校企合作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学生社团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李丹程 | 赵建喆、刘春风、李贝、李哲洙、陈晨、马犇 |
19 | 软件学院 |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 | 于海 | 程维、张伟、宋航、石凯、李昕、赵玉丽 |
20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东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选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刘佩勇 | 王占友、亓红强、曹成有、黄学石、汪冰、刘弘光 |
21 | 体育部 | 东北大学排球选项课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 陈松 | 孙玉宁、杨海东、杨春卉、赵崇乐、毛羽鹏 |
22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 | 姜蕾 | 赵雯、张燕楠、王勃然、刘卓、张有军 |
23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新国际”的俄语专业内涵建设研究与实践 | 房晶 | 徐景益、侯秀奇、党晖、刘春、李立辉、耿海天 |
24 | 文法学院 | 基于MOOC的《文化管理学》教学内容优化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 李丹 | 孙萍、杜宝贵、宫国鑫、张晓杰、宋琳琳 |
25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创新创业为驱动能力培养的自动化专业教育改革与探索 | 李鸿儒 | 潘峰、赵广元、薛定宇、徐林、张伟宏、张羽、孟根同 |
26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校企深度融合的自动化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管共享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 徐林 | 李鸿儒、陈志迅、杨英华、潘峰、关守平、郑泽萍 |
27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慕课”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应用 | 王建辉 | 方晓柯、徐林、郑艳、何大阔、王姝、吴俊新、高明、王彦婷 |
28 | 冶金学院 | 适应行业绿色发展“冶金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 朱苗勇 | 沈峰满、储满生、杨洪英、厉英、杨澈 |
29 | 冶金学院 | 吸引海外名师优势资源推动本科教学水平提升 | 杨洪英 | 金哲男、佟琳琳、陈国宝、肖发新、谢鹏飞、杨澈 |
30 | 资源与土木工工程学院 | 采矿专业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实践 | 顾晓薇 | 王青、陈庆凯、邱景平、胥孝川、丁航行、张春明 |
3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导师制模式探索 | 张雅静 | 刘越、王琳琳、时贵安、郭廷廷、方胜民、李东东 |
32 | 工商管理学院 | 问题导向的研究型大学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 周黎明 | 兰博、杨亮、袁知柱、郜绍辉、钟田丽 |
33 | 工商管理学院 | 《内部控制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 吴粒 | 周黎明、孟林、袁知柱、许波 |
34 | 工商管理学院 | 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郭德仁 | 韩颖、张彦博、阚双、曾奕、田树喜、严志刚、石建华 |
35 | 工商管理学院 | 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 张彦博 | 韩颖、郭德仁、阚双、曾奕 |
36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液压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林君哲 | 宋锦春、周娜、王长周、周生浩 |
37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 | 杨松 | 赵新军、周淼、钟莹、赵莹、孙晓枫、杨帆 |
38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程序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高岩 | 张晓红、马安香、张长胜 |
39 | 计算中心 | 基于全程性评价模式的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 郭志 | 李金双、李海燕、徐彬、陈洪军、张莉、郭晓宇 |
40 | 江河建筑学院 | “开放式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孙贺 | 陈颖、程世卓、陈沈、王莹 |
41 | 教务处 | 关于构建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研究 | 沈峰满 | 胡忠武、黄晶、曹晓明、柴静蕊 |
42 | 理学院 | 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邵新慧 | 张铁、阎家斌、杨中兵、沈海龙、史大涛、冯男 |
4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周莉 | 田鹏颖、张雷、李光莉、曹洪滔、张志元、边水燕 |
44 | 软件学院 | 基于专业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价 | 张爽 | 胡清河、于海 |
45 | 软件学院 | 面向高质量就业的数据驱动课程体系评价与调整方法研究 | 陈欢 | 程维、宋航、刘春风、李奇、马犇 |
45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科研反哺教学在微生物工程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 舒杨 | 刘佩勇、曹成有、孙彩霞、张颖、李黎明 |
45 | 体育部 | “以专业为中心”理念下应用技术类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 梁青 | 陈松、赵崇乐、杨海东、解欣、贺天麟 |
48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等学校考卷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追溯系统研究与实践 | 侯秀奇 | 曹克颖、张燕楠、回楠木、孙艺洺、赵超 |
49 | 文法学院 | 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生奇志 | 顾宁、卞地诗、徐建、杨蕾 |
50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以多元化目标为导向的立体化教学平台建设改革与实践 | 薛定宇 | 陈大力、崔建江、王浩然、鲍艳、孟根同 |
51 | 冶金学院 | 基于烧结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 邹宗树 | 罗志国、刘承军、储满生 |
52 | 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校企协同创新体制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赵越 | 徐礼胜、齐林、王丹丹、张立、王之琼、李宏、齐守良 |
2014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成员 | 申报单位 | 类别 |
1 | 基于MOOC/SPOC的个性化网络空间的设计与实践 | 黄卫祖 | 郭志李金双 赵长宽 李海燕 陈洪军 李封 郭晓宇 | 计算中心 | A类 |
2 | 研究型大学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邸馗 | 陈文娇孙思萌 藉亚铃 吴镝 | 教务处 | A类 |
3 | 基于规范化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 李鸿儒 | 陈思远郑泽萍 辛德麟 孟根同 张伟宏 狄洛薇 | 信息学院 | A类 |
4 | 基于BB网络平台的工程伦理教育模式研究 | 王健 | 罗玲玲曹东溟 董雪林 姜小慧 赵亮 刘世卿 汪 冰 崔盼盼 王艳争 李濛 | 文法学院 | A类 |
5 | 机械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模式探索与实施 | 巩云鹏 | 孙志礼陈良玉 修世超 闫玉涛 孟祥志 张伟华 宋万里 李宝民 马交成 | 机械学院 | A类 |
6 | 面向国际化的材料与冶金学院英语语言能力提升工程 | 杨东坪王克君 | 付高峰张金玲 蒋敏 贺 翔 沈峰满 侯秀琪 谢鹏飞 杨 澈 | 材料与冶金学院外国语学院 | A类 |
7 | 工商管理学院本科专业改造及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 | 孙新波 | 马钦海贾建锋 周黎明 金海哲 俞竹超 刘烨 苑莹 戚桂清 刘军 刘汝萍 严志刚 张靖慧 温一冰 朱茂龙 | 工商管理学院 | A类 |
8 |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 陈肖慧 | 耿平杜安 张莉 易光宇 吴海娜 | 理学院 | A类 |
9 | 改革数学专业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人才 | 宋叔尼 | 张国伟邵新慧 孙艳蕊 | 理学院 | A类 |
10 | 以创业精神引领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张立志 | 黄晓颖孙新波 王刚 许慧敏 贾建锋 郑鑫 刘茵 王世远 王平 | 学生创新中心 | A类 |
11 | 协同创新体制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姜永生 | 齐守良李宏 鲍楠 王之琼 王丹丹 | 中荷学院 | A类 |
12 | 冶金与材料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廷安 | 蒋敏杨东坪贺翔谢鹏飞杨澈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A类 |
13 | 校企深度融合的自动化专业普适性工程型 | 徐林 | 刘建昌李鸿儒 关守平 杨英华 谭树彬 袁平 潘峰 郑泽萍 辛德麟 | 信息学院 | A类 |
14 | 依托科研项目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吴成东 | 张云洲陈东岳 张石 赵姝颖 纪鹏 贾子熙 陈大力 贾同 王斐 林明秀 | 信息学院 | A类 |
15 | “1.5+1.5+1”工商管理大类培养模式研究 | 卢纪华 | 孙新波赵希男 贾建锋 | 工商管理学院 | A类 |
16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孙艳蕊 | 宋叔尼杨中兵 阎家斌 王洪曾 | 理学院 | A类 |
17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施 | 程维 | 韩春燕姜琳颖 李丹程 董傲霜 | 软件学院 | A类 |
18 | 柔性模块化授课与实战性考核授课方法研究 | 孔祥伟 | 隋天中礼宾 胡智勇 | 机械学院 | A类 |
19 | 材料成形类专业互动式实践教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 丁桦 | 高彩茹刘立忠 唐正友 张海涛 彭良贵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A类 |
20 | 利用多元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教学实践改革 | 刘承军 | 孙丽枫史培阳 闵义 张波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A类 |
21 | PBL教学法在结构设计竞赛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 梁力 | 樊赟赟宋建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A类 |
22 | 秉承精英人才教育理念,构建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 潘峰 | 李鸿儒薛定宇 徐林 陈大力 张云洲 | 信息学院 | A类 |
2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 鲍玉斌 | 张斌高福祥 张天成 姚兰 郭楠 | 信息学院 | A类 |
24 | 教学与科研融合,优化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 宋锦春 | 林君哲周恩涛 王长周 周生浩 周娜 | 机械学院 | A类 |
25 |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王青 | 顾晓薇邱景平 任凤玉等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A类 |
26 | “普通生物学”课程的互动式双语教学模式研究 | 刘佩勇 | 曹成有孙彩霞林海洋张颖李黎明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A类 |
27 | 羽毛球精品课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践研究 | 高明 | 曹盛民张锐锋梁青韩冰 贺天麟 | 体育部 | A类 |
28 | 回归身体基础素质训练是中国式体育教育成功的策略 | 张锐锋 | 张亚慧张跃敏 | 体育部 | A类 |
29 | 基于CLIL(内容和语言融合式教学)的专业俄语课程群设置研究 | 房晶 | 党晖李爱阳 李立辉 徐晓博 李颖 耿海天 | 外国语学院 | A类 |
30 | 国际经贸法律课程讨论式双语案例教学法革新 | 隋军 | 周实顾海波 毛牧然 姜华 赵进华 齐宁 王淼 | 文法学院 | A类 |
31 | 面向柔性学习的微课研究与开发 | 孙福权 | 王雷震刘冰玉 高娇 张送柱 才书训 原慧琳 柳彬德 卢福强 孙廉江(HP公司) 金博(HP公司) 马兴吾(埃森哲公司) 纪勇(东软)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A类 |
32 | 基础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 张家生 | 梁丽勤郭宪章 刘扬 盖君雪 张金泉 穆松梅 周红仙 景远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A类 |
33 | 基于学习者学习模型的资源共享课个性化推荐 | 高克宁 | 张昱徐彬 李婕 张恩德 张松 | 计算中心 | B类 |
34 | 培养应用物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薛欣宇 | 邢丽丽王旗 王强 张德安 孙晶 | 理学院 | B类 |
35 | 基于课程标准的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探索 | 张爽 | 软件学院 | B类 | |
36 | 兼顾语言能力训练和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研究 | 姜蕾 | 张燕楠刘卓 邓建华 高璐璐 李洁 王淑芳 | 外国语学院 | B类 |
37 | 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核心,创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 | 肖军 | 杨华孙艳 张伟宏 李景宏 李华 | 信息学院 | B类 |
38 | 材料加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张雅静 | 刘越王琳琳 吴琴 李鹏 冯建军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B类 |
39 |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改革与探索 | 谭树彬 | 刘建昌钱晓龙 崔建江 于 霞 张羽 | 信息学院 | B类 |
40 | 《网络编程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建设 | 赵林亮 | 王兴伟张富 贾杰 王刚 | 信息学院 | B类 |
41 | 软件开发课程群实验教学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郭军 | 张斌高岩 印莹 张宏霞 | 信息学院 | B类 |
42 | 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朱立达 | 史家顺巩亚东 于天彪 原所先 邹平 | 机械学院 | B类 |
43 |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 康玉梅 | 赵文陈百玲 程云虹 樊赟赟 陈猛 李鑫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B类 |
44 | 面向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综合电子设计培养平台建设 | 张石 | 王明全李大宇 | 信息学院 | B类 |
45 | 电气工程专业基础课知识融合的探讨与实践 | 李华 | 王安娜汪刚 贺立红 | 信息学院 | B类 |
45 | 开放式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 孙贺 | 陈颖陈沈 程世卓 | 江河建筑学院 | B类 |
45 |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建设,培养科研拔尖创新人才 | 张霞 | 杨冬梅孟皓 胡建设 赵爽 张丽君 | 理学院 | B类 |
48 | 针对人文素质提升的英语专业研究型教学改革──西方文化课群的建立 | 任蕊 | 刘卓张燕楠 李洁 高璐璐 刘迪 | 外国语学院 | B类 |
49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立方化建设 | 罗忠 | 王菲鄂晓宇 郝丽娜 胡明 房立金 程红太 | 机械学院 | B类 |
50 | 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提高《材料成形力学》课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平 | 丁桦刘晓涛石路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B类 |
51 | 培养工科地学创新人才的新型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黄菲 | 姚玉增关长庆 崔显德 赵国军 王丹丽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B类 |
52 | 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 兰博 | 杨亮王书光 | 工商管理学院 | B类 |
53 | 新形势下保险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苑莹 | 黄玮强李亚宁 陆阳 | 工商管理学院 | B类 |
54 | 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语言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应用 | 樊笛 | 任立伟代睿 杨鹤澜 周林艳 英男 | 国际交流学院 | B类 |
55 | 工程力学辅助教学系统开发 | 张英杰 | 李英梅李红影 刘军 李东 战宇 王延庆 李永强 | 理学院 | B类 |
56 | 基于内容依托教学法理论的英语专业口译能力发展研究 | 高璐璐 | 邓建华张金玲 商国印 李洋 | 外国语学院 | B类 |
57 | “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 赵兴宏 | 张振芝李光莉 田雪飞 孙静 陈雪林 | 文法学院 | B类 |
58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 李丹 | 杜宝贵王颖 张晓杰 | 文法学院 | B类 |
59 | 依托电通模式探索国际化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途径 | 霍楷 | 朱志勇鞠洪磊 盛婕 岳莹 李娟 | 艺术学院 | B类 |
60 | 面向国际化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 杜涛 | 陆钟武岳 强高成康王鹤鸣刘丽影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B类 |
61 | 理工科大学学生人文素质与修养培育的探索与实践 | 赵越 | 孔谧薛梅 教立营 | 中荷学院 | B类 |
62 | 大学生思辩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林文强 | 林文强 | 机械学院 | B类 |
63 |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军训内容创新建构 | 刘云飞 | 孙贺张凤王莹 | 国防教育学院 | B类 |
64 | 控制工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王凤文 | 逯叶段洪君 马廉洁 赵强 李杰 陈冬梅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B类 |
65 |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 王建 | 曾晓娟董劭伟 闫学军 孙 戬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B类 |
66 | 基于产学研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王海芳 | 赵玉倩单 泉 化建宁 崔玉洁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B类 |
2012年度教育科学研究立项项目 |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主持人 | 项目组成员 |
1 | 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四四制”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姜茂发 | 刘常升、沈峰满、胡忠武、曹晓明、黄晶 |
2 | 综合性大学国际化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巩亚东 | 张书鸿、关鹤、曹进、魏艳、杨晓舟 |
3 | 面向国际化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 | 赵雯 | 王克君、马明、王勃然、卢卉艳、王立婷、张燕楠 |
4 | 引进国外资源,产学研结合,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就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赵越 | 王之琼、孔谧、王帅、张天竹、梁继红 |
5 | 强化实践教学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 张义民 | 于天彪蔺增 陈培媛 原所先 巩云鹏 张凤和 毛昕 孙丽娜 |
6 | 多元普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邸馗 | 陈文娇孙思萌 籍亚玲 |
7 | 培养学生未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递进式模式 | 张立志 | 罗玲玲相广海王刚 |
8 | 完善按大类培养方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 沈峰满 | 胡忠武曹晓明黄晶杨红胡志远 |
9 | 教师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曾凯 | 刘海英,冷晓萍,黄磊,杨柏艳,顾华,赵玉洁 |
10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法研究 | 周莉 | 任鹏、朱丽颖、边水燕、曾薇、曹洪滔、张志元 |
11 | “寓学寓教于研”的自动化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徐林 | 刘建昌李鸿儒 关守平 张伟宏 鲍艳 |
12 | 面向移动应用领域的产学研合作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朱志良 | 李丹程、刘莹、程京德、那俊、张玉秀、刘国奇 |
13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 | 黄卫祖 | 李金双高克宁赵长宽 柳秀梅 郭志 焦明海 |
14 | 通过实践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研究 | 杜安 | 王帅、刘国良、程显中、刘静 |
15 | 钢铁冶金卓越工程师培养校内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 邹宗树 | 罗志国、姜茂发、储满生、刘承军、茹家胜 |
16 | 矿物加工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魏德洲 | 韩跃新袁致涛 印万忠 王泽红 于福家 高淑玲 |
17 | 构建本科生“全程导师组”培养模式,提升辽宁省文科类本科生培养质量 | 杜宝贵 | 陈玉芬、冷秀丽、高洪成、隋立民 |
18 | 健康工程与体育学科交叉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姜永生 | 张锐锋、徐礼胜、王丹丹、鲍楠、张跃敏 |
19 | 支持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机制的“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 张斌 | 孟凡荣杨雷 郭楠 王元斌 王伟 崔秀丽 翟莹 |
20 | 创新型地学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 巩恩普 | 姚玉增,关长庆,张永利,赵国君,梁成 |
21 |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卓越人才 | 李鸿儒 | 潘峰、张羽、张伟宏、鲍艳、梁岩 |
22 | 构建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平台,建设优质教育资源 | 曹克颖 | 刘士卿、于瑞云、张晓川、王士韬、肖丽姝、杨红 |
23 | 基于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视频公开课建设研究与实践 | 孙新波 | 马钦海、曹克颖、张昊、张宝军、张靖慧 |
24 | 大学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开发研究与实践 | 赵长宽 | 徐彬、李封、张昱、张恩德、翟莹莹、易秀双 |
25 | 校所合作协同创新 培养科技英才的机制探索与实践 | 蒋敏 | 张廷安谢鹏飞 王磊 贺翔 杨澈 |
26 |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研究与实践 | 张斌 |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成员 |
27 | 以数学建模为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宋叔尼 | 王琪、朱和贵、陆小军、杨云 |
28 | 高校资源共享课的课程模式研究 | 高克宁 | 李金双、柳秀梅、焦明海、黄卫祖、李凤云 |
29 |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吴成东 | 张云洲郝培峰 纪鹏 贾子熙 陈东岳 贾同 |
30 | 《MATLAB语言与科学运算》课程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薛定宇 | 潘峰陈大力 崔建江 陈东岳 |
31 | 基于电子类专业建立开放式、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 李晶皎 | 李景宏杜玉远 赵丽红 王骄 闫爱云 |
32 | 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 | 赵姝颖 | 潘峰 王斐闻时光 林明秀 魏颖 王晓哲 |
33 | 面向创新实践的嵌入式实时信号处理课群建设 | 张石 | 肖军王明全 孟令军 李大宇 鲍喜荣 佘黎煌 张筱颖 |
34 |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谭树彬 | 刘建昌钱晓龙 崔建江 张羽 于霞 |
35 | 基于以学生为主的增量研究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 何大阔 | 谭树彬贾润达 吴俊新 王姝 牛大鹏 |
36 | 建立开放式、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闻绍飞 | 孟丽君肖军 李宁 杨林 |
37 |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王青 | 顾晓薇邱景平 陈庆凯 郑贵平 曹建立 孙晓刚 |
38 |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查和综合能力评价的多元化全方位考核模式研究与实现 | 康玉梅 | 程云虹陈百玲 樊赟赟 |
39 |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机制研究与实践 | 王述红 | 梁成 李诺宋建 林萱 |
40 | 青年教师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徐新阳 | 刘一 陈熙郝文阁 李茹 黄戊生 |
41 | 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与结构设计竞赛活动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 梁力 | 宋健樊赟赟 李鑫 陈猛 |
42 | 《工业通风》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 林秀丽 | 陈宝智郭尹亮 佟淑娇 常德强 |
43 | 按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毕克寒 | 王秋菊王岩 李宗鹏 林荫 李帅 |
44 | 外语专业全程考试模式及综合性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以俄语、英语专业学生能力考核为视角 | 刘玉英 | 李欣侯秀奇 李立辉 董革非刘春 李爱阳 |
45 | 英语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马明 | 刘卓刘春风 邓建华 陈思 |
45 | 旨在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刘卓 | 邓建华董革非 李洋 张有军 于开颜 |
45 | 消除大学生英文写作母语负迁移错误的研究与实践 | 师英 | 李岩杨笑青 刘参 王祁 马新 陈瑶 |
48 | 寓教于研的工业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郭伏 | 张翠华张吉善 张川 王海英 刘洋 赵红梅 杨光 |
49 | 基于胜任特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贾建峰 | 马钦海孙新波 赵希男 关志民 许慧敏 王艳梅 赵红梅 杨光 |
50 | 以能力为导向的全过程、多形式考试改革与实践研究 | 周黎明 | 赵红梅袁知柱 杨光 兰博 |
51 | 体现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 | 戟守峰 | 张吉善喻海飞 朱宝琳 冯国奇 |
52 | 体验式管理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应用 | 丁战 | 马钦海滕超 关志民 张吉善 刘洋 |
53 | 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材料成形力学》课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平 | 崔建忠丁桦 邸洪双 赵志浩 |
54 | 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搞好精品课程建设 | 丁桦 | 高秀华李艳梅 唐正友 刘彦春 石路 |
55 | 材料类专业开展创新性实验,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 | 张雅静 | 王琳琳左丽静 王超 |
56 | 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学方式研究 | 魏国 | 沈峰满刘承军 郑海燕 姜鑫 |
57 | 提升工科基础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黄英 | 孙少妮李小号 刘莹 马明旭 赵群超 赵薇 陈亚哲 邓永胜 刘阳 陈述平 毛昕 |
58 | 以科研实例为导航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研究 | 孙红春 | 谢里阳李佳 林贵瑜 李沈 赵飞 韩明 |
59 | 基于Blackboard网络平台的教学过程数字化研究与实践 | 罗忠 | 王菲柳洪义 郝丽娜 张健成 胡明 |
60 | 东北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 | 孟丽君 | 程维 邸馗田新 夏晓丹 林海洋 |
61 |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 | 陈文娇 | 翟玉春司晓悦 李英梅 孙思萌 籍亚玲 |
62 | 本科生课程网络化考试公共平台建设与应用 | 呼阳 | 卜馨胡志远 马明 杜宝贵 高文兴 |
63 | 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 | 耿平 | 陈肖慧王强 宋根宗 程显中 崔晶磊 |
64 |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的大学数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 孙艳蕊 | 宋叔尼阎家斌 杨中兵 王洪曾 |
65 | 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于瑞云 | 韩春燕高天寒 宋杰 谭振华 崔晓莉 李妲 |
66 | 软件工程素质教育考核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 | 韩春燕 | 黄利萍,刘益先,王蓓蕾 |
80 |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 | 姜晓宏 | 程明 回军韩冰 |
68 |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 梁青 | 高明杨海东 张士文 李静 张新吾 程亚林 |
69 |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 霍楷 | 张萌 高路解小娜 潘艳飞 王晗 |
70 |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应用 | 王良勇 | 范家璐孙霞 刘卓 王宏 秦泗钊 苏春翌 |
71 | 依托学生团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云洲 | 陈述平王晓哲 贾同 纪鹏 贾子熙 林明秀 闻时光 楚好 |
东北大学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明细表 | ||
序号 | 指南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1 | 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姜茂发 |
2 | 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王福利 |
3 | 适应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管体系/模式/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 宋官东/钟田丽 |
4 | 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构建学生指导服务体系研究 | 熊晓梅/徐峰/王辉 |
5 | 基于网络的大学外语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金启军 |
6 | 理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巩亚东 |
7 | 基础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王建华 |
8 | 研究型大学材料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翟玉春 |
9 | 提高信息类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示范中心等) | 吴成东 |
10 | 面向高端IT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朱志良 |
11 | 搭建优秀课程教学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 刘常升/黄卫祖 |
12 | 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马钦海 |
13 | 矿业类研究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魏德州 |
“十一五”教学改革规划立项课题(一期) | ||
重点课题(10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研究 | 孙雷 |
2 | 课堂教学技术与思想能力培养的研究 | 毛昕 |
3 |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吴成东 |
4 | 建立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 陈肖慧 |
5 | 关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王明顺 |
6 | 基于区域优势的我校冰雪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王永祥 |
7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研究 | 孙 萍 |
8 | 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陈文娇 |
9 | 研究型学院本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朱苗勇 |
10 | 将我校建成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 翟玉春 |
一般课题(26项) | ||
序号 | 课 题 名 称 | 负责人 |
1 | 中外视觉传达设计比较研究 | 王亚非 |
2 | 理工科院校加强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李 宏 |
3 | 面向双语教学的衔接性课程建设与教辅方法研究 | 韩 爽 |
4 | 以专业教学为依托,探索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 刘晓霞 |
5 |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黄 英 |
6 | 推进《自动控制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 王建辉 |
7 | 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精品课”建设研究 | 李景宏 |
8 | 加强开放式实验建设 培养创新型人才 | 李鸿儒 |
9 | 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 | 李晶姣 |
10 | MATLAB语言在工科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 薛定宇 |
11 | 嵌入式系统技术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的研究 | 张 石 |
12 | 研究型大学本科基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张凤鹏 |
13 | 大学物理实验(工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 刘天时 |
14 | 工科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宋叔尼 |
15 | 21世纪我校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喜梅 |
16 | 研究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 石俊田 |
17 | 关于学分制的研究 | 周建民 |
18 | 行政管理“精品专业”建设与持续发展研究 | 杜宝贵 |
19 | 宽口径材料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赵 刚 |
20 | 综合实验与专业平台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丁 桦 |
21 | 提倡自行设计试验 探索创新能力培养 | 杨洪英 |
22 | 从学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反馈来探讨本科生的教学改革 | 杨桂香 |
23 | 大学生健康教育考评系统 | 阚志英 |
24 |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课程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 林文强 |
25 | 理论力学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开发研制 | 李永强郭星辉 |
26 | 工科基础地学教学模式研究及改革实践 | 黄菲 |
扶持课题(9项)及补充项目(1项) | ||
序号 | 课 题 名称 | 负责人 |
1 | 和弦练习系统研究 | 吕 湘 |
2 | 东北大学专业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 卢纪华 |
3 | 改革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马学文 |
4 | 物理实验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刘国良 |
5 | 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 耿 平 |
6 |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研究 | 生奇志 |
7 | 高校精品工程建设中的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研究 | 张 平 |
8 | 新闻学(网络传媒)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 徐 建 |
9 | 建设热能工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 杜 涛 |
10 | 开展民间棋类机器博弈大赛,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 徐心和 |
“十一五”教学改革规划立项课题(二期)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部门 |
1 |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研究 | 孙雷 | 宣传部 |
2 | 课堂教学技术与思想能力培养的研究 | 毛昕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3 |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吴成东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4 | 建立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 陈肖慧 | 理学院 |
5 | 关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王明顺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6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研究 | 孙萍 | 文法学院 |
7 | 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陈文娇 | 教务处 |
8 | 研究型学院本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朱苗勇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9 | 将我校建成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 翟玉春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10 | 理工科院校加强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李宏 | 艺术学院 |
11 | 推进《自动控制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 王建辉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12 | 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精品课”建设研究 | 李景宏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13 | 工科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宋叔尼 | 理学院 |
14 | 提倡自行设计试验探索创新能力培养 | 杨洪英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15 | 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 巩云鹏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16 | 理工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王秋菊 | 外国语学院 |
17 | 中外视觉传达设计比较研究 | 许身玉 | 艺术学院 |
18 | 以专业教学为依托,探索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 刘晓霞 | 理学院 |
19 | 基于区域优势的我校冰雪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王永祥 | 体育部 |
20 |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黄英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21 | 加强开放式实验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 李鸿儒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2 | 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 | 李晶姣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3 | MATLAB语言在工科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 薛定宇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4 | 嵌入式系统技术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的研究 | 张石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5 | 研究型大学本科基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张凤鹏 | 理学院 |
26 | 大学物理实验(工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 刘天时 | 理学院 |
27 | 21世纪我校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喜梅 | 文法学院 |
28 | 研究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 石俊田 | 文法学院 |
29 | 关于学分制的研究 | 周建民 | 文法学院 |
30 | 行政管理“精品专业”建设与持续发展研究 | 杜宝贵 | 文法学院 |
31 | 宽口径材料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赵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32 | 综合实验与专业平台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丁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33 | 从学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反馈来探讨本科生的教学改革 | 杨桂香 | 工商管理学院 |
34 | 大学生健康教育考评系统 | 阚志英 | 医院 |
35 | 理论力学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开发研制 | 李永强、郭星辉 | 理学院 |
36 | 工科基础地学教学模式研究及改革实践 | 黄菲 |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
37 | 改革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马学文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38 | 物理实验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刘国良 | 理学院 |
39 | 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 耿平 | 理学院 |
40 | 新闻学(网络传媒)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 徐建 | 文法学院 |
41 | 建设热能工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 杜涛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42 | 关于拓宽教育渠道,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行全程教育的研究 | 王斌 | 秦皇岛分校 |
43 |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王娟 | 秦皇岛分校 |
44 | 本科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研究 | 王金铃 | 秦皇岛分校 |
45 | 面向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和使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自动化专业教材体系的研究 | 汪晋宽 | 秦皇岛分校 |
“十五”教学改革规划立项课题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1 | 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系列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理学院 | 王铁光 |
2 | 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综合实践的研究 | 机械学院 | 高航 |
3 | 工科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个新的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方案) | 理学院 | 郝世栋 |
4 | 材料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 材冶学院 | 宗亚平 |
5 | 金融综合实验中心 | 管理学院 | 曾华 |
6 | 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模块教学改革的研究实践 | 信息学院 | 张石 |
7 | 电子与电气信息类典型专业教学内容与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王兴元 |
8 |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王建辉 |
9 | 美国文化研究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 | 外国语学院 | 王建平 |
10 |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与《自动控制原理》网上教学的研讨 | 信息学院 | 王建辉 |
11 | 关于“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实践的研究 | 信息学院 | 张国范 |
12 | 自动控制主干课程新框架建立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 | 信息学院 | 薛定宇 |
13 | 《电工学》教学改革中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与研究 | 信息学院 | 张石 |
14 | 面向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系列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王兴元 |
15 |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教务处 | 王宁 |
16 | 加强工程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 信息学院 | 王永军 |
17 |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及网上教育的研究 | 段曰瑚 | |
18 | 创新人才特征及其成长规律研究 | 文法学院 | 娄成武 |
19 | 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形势变化,全面改革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工作 | 资土学院 | 许开立 |
20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 资土学院 | 汤素艳 |
21 | 《工业生态学》课程建设的研究 | 材冶学院 | 于庆波 |
22 | 基于INTERNET环境的《工程热力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 材冶学院 | 王承阳 |
23 | 《塑性加工金属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 材冶学院 | 朱伏先 |
24 | 材料成形工艺学课程体系与实践的研究 | 材冶学院 | 齐克敏 |
25 | 金相教学CAI 课件设计 | 材冶学院 | 尹立新 |
26 | 采用实物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材料成形力学》的教学效果 | 材冶学院 | 王平 |
27 | 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材冶学院 | 丁桦 |
28 | 岩相矿相的CAI教学研究 | 材冶学院 | 于青 |
29 | 机械原理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机械学院 | 王淑仁 |
30 |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平台课建设 | 机械学院 | 高航 |
31 |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计算机科技英语教学的研究和教学系统设计 | 信息学院 | 刘纪红 |
32 | 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研究 | 信息学院 | 郝培峰 |
33 | 电机与电力托动基础本科教学及远程教育课件研制开发 | 信息学院 | 李爱萍 |
34 | 改革《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教材与实验内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 信息学院 | 张国范 |
35 |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重建电工理论课教学体系 | 信息学院 | 吴建华 |
36 | 会计学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教学改革 | 管理学院 | 钟田丽 |
37 | 工科数学课程的综合改革与整合的研究 | 理学院 | 张祥德 |
38 | 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系列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理学院 | 杨文成 |
39 | 高等数学课改革与数学实验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 理学院 | 车向凯 |
40 |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文法学院 | 顾海波 |
41 | 军事课中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军事教研室 | 薛东利 |
42 | 教育信息化系统 | 秦皇岛分校 | 王薇 |
43 | 个体素质系统与素质教育 | 秦皇岛分校 | 杜正发 |
44 | 英语督导委员会与沐浴英语环境管理 | 秦皇岛分校 | 郝启成 |
45 |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帮带”式教学法研究》 | 秦皇岛分校 | 王娟 |
45 |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CAI 教学的改革与建设 | 秦皇岛分校 | 齐世清 |
45 | 多维立体化教学方法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的应用 | 秦皇岛分校 | 万长松 |
48 | 新形势下分校外语系的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与建设系列探讨 | 秦皇岛分校 | 张玉莲 |
4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 | 秦皇岛分校 | 丁顺利 |
5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秦皇岛分校 | 傅仲逑 |
51 | 测控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改革-增开“微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 秦皇岛分校 | 马淑华 |
52 | 东北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网上即时发布系统 | 信息学院 | 王兴伟 |
53 | 教学评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计算中心 | 周福才 |
54 | 东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 机械学院 | 李奎贤 |
55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加强实践与创新教学改革的研究 | 信息学院 | 李新光 |
56 | 配合教学实验的改革开发研制实用信号源 | 信息学院 | 张振川 |
57 | 采矿工艺动态三维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开发研究申请报告 | 资土学院 | 郑贵平 |
58 | 理论力学教学多媒体软件及智能习题解答批改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实践 | 理学院 | 郭星辉 |
59 | 引导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 资土学院 | 巩恩普 |
60 | 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 | 信息学院 | 张石等 |
61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加强实践与创新教学改革的研究----仪表智能化技术课程设计改革方案 | 信息学院 | 李新光 |
62 | 工商管理教育引入Management Game课程的尝试 | 管理学院 | 钟田丽 |
东北大学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课题(权限:全校)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1 |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理学院 | 车向凯 |
2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理学院 | 姜廷玺 |
3 | 大学外语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外语系 | 王文成 |
4 |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计算中心 | 蒋本铁 |
5 |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 | 机械学院 | 王德俊 |
6 | 加速融合、消除界限、办好冶金科学工程专业 | 材料学院 | 翟玉春 |
7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 文法学院 | 王太金 |
8 | 面向21世纪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理学院 | 高丛林 |
9 | 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理学院 | 王铁光 |
10 | 宽口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研究 | 材料学院 | 赵刚 |
11 | 学院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研究与实践 | 土木学院 | 梁力 |
12 | 算法语言教学改革的研究 | 土木学院 | 王智静 |
13 | 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改革 | 土木学院 | 霍广新 |
14 | 材料专业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的研究 | 材料学院 | 李好平 |
15 | 尖子生班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中课程体系改革及潜在因素的发掘与研究 | 机械学院 | 张茵麦 |
16 | 电气类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徐峰 |
17 | 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许桂清 |
18 | 加强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 | 信息学院 | 王永军等 |
19 | 生物医学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信息学院 | 王兴元 |
20 | 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工商学院 | 李凯 |
21 | 无机化学实验(工科)培养学生能力和工程意识 | 理学院 | 宁文茂 |
22 | 应用物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 理学院 | 孙风久 |
23 | 实验物理课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 | 理学院 | 邹永瑞 |
24 | 应用理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理学院 | 车韵怡 |
25 | 国内日语教学与国际日语水平测试接轨 | 外语系 | 王秋菊 |
26 |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体育部 | 胡嘉樵 |
27 | 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坚持对现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研究 | 学生处 | 赵兴宏 |
28 | 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 思想教育 | 王宝森 |
29 |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 教务处 | 李金文 |
30 | 《塑加金属学》CAI 软件开发 | 材料学院 | 王平 |
31 | 1949----本世纪末中日关系的深化及发展前景 | 文法学院 | 邱秀华 |
32 | 计算机教学实验工程设计 | 秦皇岛分校 | 刘小平 |
33 | 院(系)教学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 信息学院 | 秦树凯 |
34 | 大学英语沐浴式教学工程 | 秦皇岛分校 | 郝启成 |
35 |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机械学院 | 王淑仁 |
36 | 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 秦皇岛分校 | 刘群 |
37 | 怎样增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 | 外语系 | 姚丽强 |
38 | 工业外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 | 秦皇岛分校 | 于春云 |
39 | 多媒体英语教学系统应用开发 | 秦皇岛分校 | 臧岿力 |
40 | 过程控制仪表教改 | 秦皇岛分校 | 曲秀云 |
41 | 关于外贸课程英语教学的研究 | 外语系 | 戴冬冬 |
42 | 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探索与实践 | 秦皇岛分校 | 刘志国 |
43 | 大学生发展与咨询 | 思想教育 | 李如意 |
44 | 面向21世纪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研究 | 教务处 | 曹晓明 |
45 |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CAI系统开发与应用 | 计算中心 | 朱志良 |
45 | 高等学校教育观念研究 | 工商学院 | 窦胜功 |
45 | 挤压拉拔工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CAI软件开发 | 材料学院 | 丁桦 |
48 | 加强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材料学院 | 孙康 |
49 | 微机辅助化学实验教学 | 理学院 | 王林山 |
50 | 关于理工专业学生学习金融课程的教学研究 | 工商学院 | 高莹 |
51 | 大学生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实践 | 学生处、土木 | 苑靖 |
52 | 股票交易模拟市场 | 工商学院 | 曾华 |
53 | 基于校园网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 教务处 | 高岩 |
54 | 复合材料专业校内实习和探讨 | 材料学院 | 周国理 |
55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机械学院 | 于得仁 |
56 | 东北大学材料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 教务处 | 陈文娇 |
57 | 深化军事教育训练、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 武装部 | 薛东利 |
58 | 培养复合型钢铁冶金人才 | 材料学院 | 程士富 |
59 | 新时期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科研处 | 安宇宏 |
60 |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 材料学院 | 戴云阁 |
61 | 理工科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教务处 | 曹云凤 |
62 | 探索实践教学改革途径、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 | 教务处 | 王炬 |
63 | 水位控制系统 | 信息学院 | 吴思庚 |
64 | 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 土木学院 | 陈文林 |
65 | 《金属塑性加工力学》CAI软件设计开发 | 材料学院 | 王倩 |
66 | 抗震结构的CAI教学 | 土木学院 | 刘树玉 |
80 | 关于加强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 | 秦皇岛分校 | 万长松 |
68 | 东北大学基础教育(本科教育)内容与体系改革的研究 | 高教所 | 孙浩 |
69 | 高校创造教育模式与内容讨探 | 文法学院 | 谢燮正 |
70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 | 高教所 | 张喜梅 |
程系课建设比较与启示 | |||
71 | 仪表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研究 | 信息学院 | 刘志金 |
80 | 面向21世纪东北大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 | 高教所 | 李绍荣 |
73 | 挤压拔冷轧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 材料学院 | 曹富荣 |
74 | 对现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与培养模式的研究 | 秦皇岛分校 | 台吉林 |
75 | 型钢CAI及CAD教学软件 | 材料学院 | 周志敏 |
76 | 模拟传热实验的软件开发 | 材料学院 | 金珠梅 |
77 |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研究 | 秦皇岛分校 | 王彦彬 |
78 | 加强学生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践能力的培养 | 秦皇岛分校 | 于万里 |
79 | 教学中人才培养模式--系院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 秦皇岛分校 | 杜正发 |
80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的CAI | 信息学院 | 秦树凯 |
81 | 经济管理类人才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的研究 | 秦皇岛分校 | 王幼麟 |
82 | WWW教学信息服务器的建立及应用 | 计算中心 | 吕雅文 |
83 |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点面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 | 秦皇岛分校 | 王娟 |
84 | 汉语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 外语系 | 曾凯 |
85 | 土建类现代化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新方法探索与实践 | 秦皇岛分校 | 武崇福 |